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

阳春三月,羊城繁花似锦时,我校在职第一、第二、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聚集白云山麓湖星海园,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训与宣讲中心主任朱苏权副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户外党课,领略了以“星海精神”为代表的白云山红色革命文化的无穷魅力。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知红色星海园”的第一站是冼星海墓与冼星海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冼星海纪念陵园,朱教授简要介绍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成长经历,特别介绍他在延安的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被形象地评价为“一曲大合唱,能顶十万毛瑟枪!”,为当时尚处于西北偏僻之区的中国共产党树立了昂扬奋发和磊落大气正面形象。冼星海纪念馆完整地展示了这位音乐大师极不平凡的一生,大家对冼星海同志的音乐天赋、知恩图报的情义及其革命的一生敬佩不已。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知红色星海园”的第二站是麓湖北路。朱教授耐心地解说麓湖的前世今生,麓湖处于白云山蒲涧等多条山溪水流汇聚的要冲之地,洪患频仍,从古至今,在此地兴修水利设施,最重要的功能,还是蓄水防洪,根绝水患,广州城的水利设施保障了广州的平安。朱教授将这些年对白云山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集结成七个篇章,“文化云山”、“挑战云山”“健康云山”“艺术云山”等,他强调,麓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所代表的园林造景文化非常值得我们继承及发扬光大。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知红色星海园”的第三站是聚芳园与马思聪塑像。党员同志们围绕在朱教授的身边听教授讲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的故事,朱教授高度评价了马思聪的音乐天赋与成就以及他与冼星海在国共两党交恶的特殊时期不同寻常的情谊。不远处的植谊园与鸿鹄楼,是中日历史的见证者,大家真切地期望着中日关系能够真正“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次三个支部联合开展的户外党课,增强了各位党员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红色“星海精神”激励广大教育系统的党员要有创新创造的活力和符合时代精神的好作品,真正助力党和国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战略,为实现我们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文字:彭静
图片:曾志承
审核:陈雁频 黄志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