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学习财商“青年说”
前言
为充分认识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大意义及丰富内涵,促进广大青年教职员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汇聚起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我校“知信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计划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青年说”专题征文活动。
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他们的笔尖“青”旋律。
专题十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No.1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苏雪冰(数字商务系青年教师)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七章节中提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在这一章节中,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正所谓:“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大家的一项战略任务,但是这一任务并不能单凭一人之力、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举国上下、勠力同心去完成。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生态好,发展才会更好。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见证着我们的生态文明不断进步,但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还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而作为一名中职教师,除了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之余,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刻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以“垃圾分类”作为例子,垃圾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不论是生活垃圾还是工业废料,一旦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将会污染地下水,破坏土壤质量,造成水土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局限于课程上对“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传授,更要将这件事落到实处,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互相监督,共创绿色家园。
No.2
贯彻新发展理念
逐梦教育新征程
唐伟伟(数字商务系青年教师)
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作为职业学校一线教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本质是回归教师个人的学习,即突破思维定式、工作惯例、路径依赖,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坚持不断提升教师能力和素养。同时需要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适应区域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断努力。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在教师内部推动合作共建共赢。借助项目努力打造多伙伴、多模式、多形态的教师共学习共成长氛围,实现教师内部协同发展繁荣。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厚植教师职业情感,教师不仅要提升知识与技能,在“传道授业解惑”上不断增长知识、更新理念、创新格局,还有发挥师德师风、教师情怀、职业价值类课程的效用,不仅突出“专业需要情感”,更强调“情感就是专业”,强化志为人师、学为人师、乐为人师的职业价值取向。
No.3
自觉加强学习
做创新型教师
张钦(眼视光与健康系青年教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七章中--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剖析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理念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理解“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做一个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教师,深入学习领会新发展理念,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要结合历史学、多维度比较学、联系实际学,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自觉加强学习,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专业思维,提升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方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自觉把新发展理念在教育实践工作中转化为具体行动。
No.4
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
易恩明(公共基础部青年教师)
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有关新发展理念的专题学习,我有如下几点的心得体会:
1、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
新冠疫情使世界经济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全世界的贸易受到很大影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国际贸易2020年9月、10月、11月逐步增长,党中央提出”六稳”、“六保”等应对策略,二、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率逐季上升,全年GDP有望实现增长2%。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月下降,就业形势也在恢复正常。物价稳中有升,CPI(消费物价指数)回落,人才加速回流。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2、牢记五个根本
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即: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作为教师要始终做到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不吃老本,再立新功”,永远听党的话,发挥正能量,为党旗增光添彩。
3、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意产品质量的打造、教育质量和医疗质量的提升,注重需求侧管理,保障内、外循环畅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实现产业转移,劳动密集性产业推进地区间梯度转移。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还要引进高端产业、人才、技术,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