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 > 正文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学习财商“青年说”第九期
发布时间:2022/12/16   来源:    阅读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学习财商“青年说”

前言

为充分认识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大意义及丰富内涵,促进广大青年教职员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汇聚起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我校“知信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计划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青年说”专题征文活动。

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他们的笔尖“青”旋律。


专题九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标题: 7.png

No.1

也谈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高质量发展

吴可(公共基础部青年教师)

读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十章“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也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一带一路”本身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早在我国汉朝时就开辟了海陆并举的丝绸之路,该路在古代长期对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这条路是一条和平的路,其经营者主要以商人为主,文化旅游者亦参与其中,该路沿线各国也因此而大受其利。也就是说,“一带一路”追溯其远古出身,先天就是和平性质的。

在当前,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其本身也兼有古代丝绸之路的色彩,这个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仍是以和平为基调的。而且,也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国门只会因这条路而越开越大。

当前的世界形势,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世界潮流,不可阻挡,各地区已经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密不可分。我国此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本身也是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

但“一带一路”的提出,本身属性只是合作倡议,主要围绕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而不是军事结盟运动,不侵犯他国领土主权,不附带让他国难以接受的政治条件,更不是强迫“一带一路”各国强迫加入,而是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因此这个倡议不仅保留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和平性质,更是包容、无害、多边的。

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我国也顺势而为,主动推进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硬联通,让我国钢铁、水泥甚至外汇资产等过剩产能顺利转移,让沿线各国的发展因此受益;同时,由于“一带一路”经过我国西部地区,也让我国工业和基础设施重心西移,某种程度上,既平衡了我国的产业布局,也分散了我国东部核心区受到外部打击后无力支撑的风险。

当下,是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我国边境地区整体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邻国也有加强与我国合作的普遍意愿,良好的外部环境也给予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契机。

我们要坚定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其中的重大问题、重大规划等协调把关,更要把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内容不断拓宽加深,还要注意应对“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和风险。


No.2

享丝路文明

促教师发展

许琴斯(数字商务系青年教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后,我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学习讨论,以促进广大青年教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习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专题之后,我想谈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时代教师发展的一些思考。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构想,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其目的在于建立贯穿亚欧非大陆的基于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专题中进一步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内涵,拓展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方案,为新形势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包括教育在内的人文交流合作正成为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组织关系的新支柱。“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在“一带一路”以及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之下,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特别是跨境电商、国际货代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抓住时代的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走出去”扩展自身国际视野,从语言技能、钻研创新课程、学生创新指导、信息技术运用、国际交流学习等方面提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1.提升语言技能

语言交流是完成国际化教学转型的关键所在,英语是国际化语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时代教师应当努力提升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除了英语能力外,作为跨境电商、国际货代等相关专业教师还可培养小语种能力,以更好地匹配专业建设与发展。提升语言技能,不仅能帮助教师自身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还能进一步推动我校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2.提高创新课程能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时代教师可以多参考国外突出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成果,从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思考课堂创新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更系统、更专业、更自信地开展国际化的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可以把中华文化与国际化课程结合起来,开办彰显本土国际化的“特色课堂”。

3.提升学生创新指导能力

目前我国学生需要提升团队合作、企业精神、终身学习等一系列能力。应对当前国情,当下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只是接受知识的渠道,更是学生获得批判性思维和解难、创造力和创新、沟通和语言技能、全球眼界等能力的重要辅助者。教师应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把所需的能力融入到课程和教学中外,做到课上课下相结合,完美促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的运用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网络与教育的结合将越来越密切。对网络资源的熟练运用能够帮助教师充分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保持对前沿科研和教学理论的敏锐度。教师应该加强对网络教育平台运用的学习,积极参与网络信息方面的培训,在教学教研方面,把握当下,放眼未来,借力于国际化大环境,坚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5.加强国际交流学习

知识无国界,但技术技能却存在一定地域化。教师应当争取外派交流外企外校的机会,熟悉跨国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对比不同国家之间技术技能标准差异,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No.3

开放包容,共建共享

吴小欢(数字商务系青年教师)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9年来,我们向世界证明,“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要切实推进规划落实,重点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支撑等战略性优先项目。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不断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持续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动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推动了制度型开放,构建广泛的朋友圈,实现了互利共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前行,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信心和力量,为全球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重要文件,充分说明这是一个凝聚广泛合作共识的国际公共产品。

共建“一带一路”,我们将本着开放包容精神,同愿意参与的各相关方共同努力,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

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    粤ICP备09103919号-5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810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