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 > 正文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学习财商“青年说”第七期
发布时间:2022/12/04   来源:    阅读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学习财商“青年说”

前言

为充分认识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大意义及丰富内涵,促进广大青年教职员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汇聚起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我校“知信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计划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青年说”专题征文活动。

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他们的笔尖“青”旋律。

专题七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标题: 7.png

No.1

文化兴则国家兴

文化强则民族强

伍慧嘉(数字商务系青年教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系列最新重要论述,深刻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原因和措施等重大课题,体现了党对文化强国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作为人民教师,我有以下感悟:

一、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教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每一位教师都要重新认识和定位弘扬中华文化的文化角色,在课堂上注意谨慎言行,严于律己,做到以身作则。

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筑起思政育人主阵地。教师作为学生政治和思想上的引路人,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课堂上融入思政元素,润物于无声,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互动形式开展课堂活动。

三、教师应该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教师应该以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为抓手,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锤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及作用,传承创新文化的神圣使命,争取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上作出贡献。


No.2

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觉

魏碧娟(数字商务系青年教师)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繁荣兴盛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要一棒接一棒的跑下去,每一代都要为下一代跑出一个好成绩。在这场接力赛中,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我们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甘当人梯、铺路石,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思想上认知认同,学习生活中遵循践行。

No.3

社会主义文化为复兴事业提供精神力量

王晓(公共基础部青年教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从理论和思想上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总结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地位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为未来文化强国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精彩论述,表明了文化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指导地位。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创新实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此段论述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揭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回答了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社会主义文化为复兴事业提供精神力量。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首先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总书记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科学社会学科科学体系、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几个方面展开了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

十八大至今的十年来,我国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今我们身处新时代,更应继往开来,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教育工作中也要贯彻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认真学习好新中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引导人民知史爱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    粤ICP备09103919号-5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810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