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危机事件干预的队伍,提升心理教师干预处置心理危机事件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广州市局属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我校林小丽、曾斯婷、胡韵倩三位心理老师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培训。

11月15日上午,心理老师们一早到达培训现场,以积极期待的状态参加了开班仪式。在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邢强主任主持下,现场氛围热烈。随后,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麻彦坤书记做开班动员,广州市教育局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处张恩暐副处长代表市教育局讲话。此次开班仪式让心理老师们感受到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在政策方面,各级领导对心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心理教师的人数和待遇等方面都在不断改善;在专业方面,心理教师的工作要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但也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次培训的目的是给予心理老师们一些支持和帮助,从而提高心理教师干预处置心理危机事件的专业水平与能力。

开班仪式结束后,由广州市医科大学脑科医院的赵素华主任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总论”的主题分享。经验丰富的赵主任从预防、评估、干预、善后处理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危机干预,让参加培训的老师对预防和处理危机事件有了清晰的思路。

下午,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的胡宓博士进行了学校心理工作的主题分享。胡博士从“科学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和“咨询技术在谈话工作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讲述了学校心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介绍了科学地开展学校心理工作的方法,并带领老师们进行了咨询工作中谈话技巧的现场演练。现场掌声连连,好评不断。
16日上午,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苏敬华医师进行了“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题分享。紧接着,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黄若燕副主任医师分享了“青少年心理特点与高危人群自杀识别及实操”。通过苏医师和黄医师的分享,老师们对应激反应的类型、处理方式和青少年心理特点、自杀危险性因素及评估、自杀的预防有了更深的认识。
下午,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赵素华主任医师和杨宁主任,进行了“校园心理危机的处理”的主题分享和“学校危机事件处置实操”的现场演练。先是赵医师从校园危机的概念、危机出现原因、危机干预的步骤和措施等进行了讲解,随后杨医师带老师通过案例进行分组演练和分享。理论与演练相结合,让老师们有了更深的参与和体验。
第三天上午,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魏华林医师、陈夕圆医师、段肖玲医师分别分享了“热线咨询在自杀的作用”、“心理危机干预的伦理问题”和“干预者自我照料”。魏医师对自杀相关线索、危机来电的干预技术、具体步骤进行了讲解;陈医师对危机干预的伦理原则、常见的伦理困境进行了讲解;段医师从参加心理救助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的角度,提出了干预者需要有专业知识、物资准备、团队和家人的支持。
下午,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郭耀光副主任医师,进行了“情绪稳定化技术”的分享和演练。郭医师对情绪的类型、演化、安抚、青少年心理干预的困难、稳定化策略等内容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和演练示范,让参加现场的老师们对情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一天,由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程道猛主任医师进行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障碍”的主题分享。程主任对儿童心理发育障碍的特点、多动症、抽动症、品行障碍、抑郁的表现和治疗方式进行了讲解,让老师们更了解各种疾病的症状表现等,从而可以尽早识别和转介,以帮助儿童青少年得到及时的治疗。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排紧凑、注重实效,老师们收获颇丰。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任务最艰巨的工作之一。此次培训有助于增强老师们对学生异常行为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引导教师们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状态,提升老师们对学生心理干预的技巧和能力,以期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
——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科供稿
文字/图片:曾斯婷
审核:冼碧霞 鲍静 黄志钊